以诚挚为民之心去创作(中国道路中国梦·不负嘱托更奋发)
 日期:2023-02-07   浏览:755   来源:江苏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基地  返回列表

我出生在北京,从小就是个戏迷。只要有时间,就会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、中国青年艺术剧院、中央实验话剧院等场馆,看新推出的话剧,这也培养了我对话剧的强烈兴趣。从1997年导演第一部话剧《断腕》开始,我陆续导演了《生死场》《四世同堂》《北京法源寺》等多部作品。我非常热爱话剧艺术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中国声音、阐发中国精神、展现中国风貌,让世界感受中国话剧的独特魅力。

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前身,可追溯到1941年成立的延安青年艺术剧院。80多年来,艺术家们秉承延安建院初心,赓续延安红色血脉,积极践行艺术为民崇高使命,创作了《爱国者》《谷文昌》《直播开国大典》等话剧作品。2001年,中国国家话剧院正式成立,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名导演。多年的沉淀让我们深知,把思想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,才能修身明德,为时代和人民放歌。

2021年,国家话剧院成立20周年之际,16位艺术家给习总书记写信,汇报学习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、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,以及剧院创建80年来的发展情况,表达了创作优秀作品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坚定决心。习总书记给国家话剧院的艺术家回信,希望大家“再接再厉,紧扣时代脉搏、坚守人民立场、坚持守正创新,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”。习总书记的回信,给我们极大鼓舞和激励。作为文艺工作者,我们要以诚挚为民之心投入新时代的文艺创作,用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。

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,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。关注人民的真实生活和精神风貌,是创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。话剧《谷文昌》在创排期间,演职人员坚持深入生活,先后8次奔赴福建省东山县创作采风。我们正在排练的话剧《鼓楼那些事儿》,主创人员在基层社区体验生活,体会基层法官服务百姓的酸甜苦辣。只有深入人民群众、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、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,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。

创新是文艺的生命。今天,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,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,有效拓宽了话剧艺术创新发展的空间。文化节目《故事里的中国》《典籍里的中国》,以“话剧+影视+综艺”的综合艺术呈现,让中华优秀文化典籍走向更多观众。文献话剧《抗战中的文艺》将装置影像艺术与话剧艺术结合,在舞台上打造出一座追溯抗战文艺精神风貌的“文献博物馆”。我们还尝试推进“线下演出、线上演播”双演融合,让话剧艺术有更广泛的传播力和覆盖面。事实证明,只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、新的手段,激发创意灵感、丰富文化内涵,就能使文艺创作产生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。

文艺创作是艰辛的创造性工作。国家话剧院的老一辈艺术家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、对专业的赤诚之心,下真功夫、练真本事、求真名声,创作、演绎了很多老百姓喜欢的作品,为后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。“水积而鱼聚,木茂而鸟集”,优秀人才是推动话剧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。国家话剧院将下更大力气培养人才、发现人才、珍惜人才、凝聚人才,继续鼓励和支持艺术家潜心创作,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,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、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出更大贡献。

(作者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、导演田沁鑫,本报记者王珏采访整理)

来源:人民日报


<上一篇:山西坚决完成电煤保供任务下一篇:自身硬首先要自身廉(人民论坛)>
0.095

联系我们
展开
  • 微信扫码咨询
  •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
  • QQ客服
  •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
  •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
  •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